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中国制造2025创新管理战

发布时间:2015/10/12 点击量:1039

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各国纷纷将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并将之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中国的传统产业升级、城市化、生态文明建设等,特别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并联”实施,为中国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需求。中国自2006年提出自主创新的伟大战略,以此掀起了技术创新的发展热潮。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战略引领

技术创新必须基于战略的谋划。中国的传统产业升级、城市化、生态文明建设等因素,特别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的“并联”实施,为中国的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需求。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使得更多的人接受了先进科技、经济与人文知识的教育与训练,已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强大人力资源供给。在已经到来的互联网时代,创新的信息化条件进一步成熟,使创新供给和需求的连接率急速提升,知识和技术的全球化扩散正在实现,大规模群体创造成为现实,大爆炸式的创新正在涌现,企业可以同时实现差异化、低成本和良好的用户界面等全面竞争优势,改变了传统的波特式单一竞争策略。

以中国的制造业为例,《中国制造2025》的颁布,给出了中国实施制造强国的战略性行动纲领。那么,如何借鉴和运用先进国家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形成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至关重要。

工业4.0所代表的德国制造的典型特点是智能与环保。

因此,中国企业应深入学习《中国制造2025》,并进一步研发出更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战略,既强调智能制造的深入落实,应积极关注基于科学、面向复杂、关注精益、实现简朴等新的技术创新战略。

优化企业决策与治理机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重要价值,同时也十分强调治理的重要性。在组织管理的框架下强调治理,是组织决策模式的重大变迁。因为单一主体的主观决策往往存在较大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削弱了如员工参与组织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而治理倾向于多个主体的多次协商,更显著的效果是充分吸收内外利益相关者的聪明智慧。

强化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开发

在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的不足,使得技术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仍显不足。中国经济总量虽然列居世界前茅,但经济增长仍然以投资驱动和贸易拉动为主, 在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过程中,还缺乏重大突破性技术创新成果的引领发展,模仿与追赶仍然是中国技术创新的主要特征。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唯一没有实现的目标是产业核心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

为此,要进一步落实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理念,把企业进一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从政策、组织、体制、法律等全方位巩固与发展企业的持续创新,包括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考核,设置企业技术创新专项基金,持续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别在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开展企业研究院、企业工程研究中心的设置,在条件成熟的企业设置企业科学家、总制造师等岗位的设立,进一步保障企业技术创新人员的特殊待遇等,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的主力军作用。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原始性技术创新。

构建开放式商业和创新生态系统

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时代,成功整合全球智慧的企业才能更成功,基于商业和创新生态体系的企业发展战略,积极吸收了泛在的数据、信息和知识,更能汇聚、整合、提升为独特的商业和科技智慧,产生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产品、服务和体验,并且迅速实现企业价值的不间断传递和扩展,实现人的创造力和物质资源的最佳利用。未来企业的竞争与发展,必须强化系统的观点。从系统的角度看,企业不再是单个产业的成员,而是横跨多个组织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进步。企业生态系统内各要素相互联系、作用的方式,是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系统稳定性的保障。其次,同类和不同类企业之间、上下游商业链成员之间形成了交错、多维的网络结构,将不同组织所拥有的互补资源、知识和能力整合起来,进而大大提高组织绩效,这种网络结构,也将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和最小化,从而降低产品和服务的单位成本。

激发员工的创业精神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借助创业精神的开发。人单合一的本质是:员工有权根据市场变化自主决策,员工有权根据为用户创造的价值自己决定收入。这种全新的模式改变了员工角色,员工从原来被动接受组织的指令到每个人都是自主的经营者,并组成直面市场的自组织即自主经营体,以此改变了传统经济下对市场反应迟缓的弊端,每个员工自主经营而不是被经营,员工可以自运转、自驱动、自创新,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以变制变,变中求胜。

宁波聚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2041571号  

友情链接:国家工信部浙江省经信厅宁波市经信局 镇海区经信局 更多

浙公网安备 33021102000574号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管理软件、ERP系统、MES系统、WMS系统、数字化工厂
网站首页销售热线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